在数学这门学科中,计算至关重要,可以说,计算题做好了,数学成绩肯定不错,但是有些孩子在做计算题的时候,却总是粗心大意、马马虎虎。那么孩子算题粗心怎么办?
孩子算题粗心怎么办
1、多做多练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计算能力是孩子必备的基本功,家长应作出长计划,短安排,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学和训练,体现出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和按新的课程标准进行教学。
在日常生活中每天要坚持3—5分钟的口算训练,每天坚持练习10个口算题。这样在加强孩子口算能力的同时孩子的书写习惯和集中注意力的习惯也会得到加强。刚开始可以在家长的督促下完成,慢慢可放手使孩子形成习惯,自觉、自愿的完成。
2、保质、保量的训练
每次练习要记录完成1页所用的时间,做完后马上订正对错并分析错误原因。每做一次训练,都与上一次的速度比较一下,看看有没有进步,进步了,家长应当适当地赞扬一下小孩,这样孩子会更有信心。
3、错题重做,做好监督
把孩子每次考试出错的题打印下来拿给孩子重做一次。如果每次正确率是百分之百,那么就是孩子考试不用心或紧张过度造成的。如果还是有很多错误,那么就需要家长监督孩子把这道题相关方面的知识拿来学习和巩固。最好形成错题本,写上解题思路。
4、培养孩子的心理素质
不管是在学习还是日常生活中,都要锻炼孩子的心智。在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每件事情都是称心如意的,学会自我控制和调节将会让孩子受益一生。
孩子算题粗心的原因
1、计算基础不牢
孩子算题总是粗心,那很有可能是计算出现了失误,造成失分。小学数学对计算的要求还是很高的,包括了四则运算,速算巧算,整除与求余,分数计算,小数计算,裂项相消,化整为零等多个知识点,孩子一旦计算基础不牢,极易在考试中出现错误。
2、逻辑思路不清
我发现很多学生对各类公式如数家珍,回答起来口若悬河,实际做题则驴唇不对马嘴。这类学生的特点就是死记公式,完全不明白公式的意义,可以说对题目的要求,逻辑关系都是没有弄清楚的,所以,表现在试卷上,看起来答的满满的,其实答的一点道理都没有,根本得不到分。
3、学习习惯不好
有的学生学习习惯特别不好,不如说没有检查的习惯,喜欢提前交卷,做事情不求完美不能善始善终,还有的学生回家后第一件事情不是写作业而是玩游戏,等到很晚的时候再匆匆补作业,这些习惯都会使孩子在做题时处于一种盲目,一种紧张短促的环境中,这种节奏下做题,特别是做逻辑性要求很高的应用题时,往往会出现各种错误。
孩子算题粗心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家长一定要严格管理,做好监督,一旦孩子出现了这种现象,要及时的引导孩子,帮助孩子改正这些不良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