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逃课对于家长来说是件很苦恼的事情,很多家长发现之后可能一顿爆炒板栗,但是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孩子可能继续我行我素,也可能暂时收敛,那么,孩子逃课了时候家长怎么办呢?
1、分析调查原因
这种行为多发初中高中,以初中居多,暂且以问题说的是初中生。逃课无非两种情况,一是厌学,讨厌去上课。二是沉迷于某种游戏。三是受别人影响,去混社会。四是青春期叛逆心理。家长应该多观察观察孩子,及时与老师联系,确认孩子到底属于哪种或者哪种居多,方能对症下药。
2、沟通
在了解孩子情况下,应该是家长先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内心深处的想法。如厌学,是否是家长给予孩子学习压力太大了,孩子小升初跟不上自暴自弃了,讨厌某位老师了,和同学闹矛盾了等等。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但是家长一定要注意自己沟通的态度,不能以家长身份强压孩子让,平时在家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3、对症下药
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比如网上的段子说带孩子去汽车站火车站高铁站飞机场观察,那个办法在这里就很适合,家长可以根据自己情况采取措施。
让孩子自己主动去观察,去对比,在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约法三章之类的约束,孩子至少在这里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开始初步改正。
4、坚持与监督
家长的任务还在继续,一定要督促孩子坚持下去,适时采取小奖励或者小处罚,让孩子坚持下去,同时家校互动,及时了解孩子情况,对于孩子身边朋友要引导选择,拒绝负能量的朋友,多和积极向上的同学做朋友。
1、对学习没有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就学习不进去。老师在讲课,孩子在下面像听天书似的,根本就听不懂,考试成绩不理想,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厌学情绪,出现逃学现象。
2、作业没有完成
孩子由于贪玩,没完成作业,害怕老师批评,家长以为孩子去学了,其实,孩子就没有进校门,而是躲在学校外,等学校放学了,他也正常回到家里。直到老师打电话询问孩子为何不上学,家长才知道。或作业没完成,受到老师的严厉批评,干脆就逃学。
3、被其他同学排挤、嘲笑
孩子如果成绩不好,或有某些方面的缺陷,经常遭到一些同学们的嘲笑,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伤害,就会出现逃学现象。再就是班里的同学搞小帮派,孩子受他人欺负、排挤,于是就逃学躲避。
总之,孩子逃课了时候家长怎么办,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解决孩子逃学的问题,打骂、惩罚有时还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