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时期的自私主要表现在孩子的自我中心。所谓以自我为中心,就是孩子往往只考虑自己的观点,无法接受别人的观点,只能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不懂得换位思考。
其实,以自我为中心是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必然阶段,家长过多的担心是不必要的,家长需要了解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规律和科学的教育方法来促进孩子自我的健康发展。-意识,缩短孩子处于自我中心阶段的时间。
作为家长,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怎么教育自私的孩子
一、引导孩子换位思考
父母可以通过讲故事、玩游戏、打比方等方式引导孩子认识他人、理解他人、同情他人,从而促进孩子自动走向他人,自己为他人着想。父母要以身作则,帮助别人,关心别人,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别人不能太专横,期望和要求不能同时太高,尽量合理,让孩子的言行通过观察我们的父母明白,谁也不是世界的中心,每个人都需要得到关注和尊重。
比如,小明带着孩子去看小张。小张家的孩子正在吃香蕉。小张让孩子给小明的孩子一根香蕉,小张的孩子拒绝了。“孩子来我家玩,我们要善待人,你去别的孩子家玩,人家自己只吃自己的东西不给你吃,你会开心吗?”张家孩子说:“不开心”,张家接着说:“是啊,所以我们要给孩子吃,他会开心啊,经过换位思考,小张孩子把香蕉拿出来很开心。”
二、转移家庭注意力的重心
为避免以自我为中心,父母应有意识地将家庭注意力的焦点转移到与其他家庭成员平等的独立个体身上。大部分家庭都是一个家庭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的状态,怎么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因为他们觉得孩子还小,哄孩子,让他从小就养成了“我是世界的中心”全在我身边,为我服务”这样的思维习惯,所以父母应该试着看看你对孩子的态度,尤其是老人帮助照顾孩子,父母也应该和他们沟通,让他们也改变主意。比如家里买了草莓,然后我们一起吃,不只是给孩子吃,刚开始的时候还是让孩子吃,但是有的大人看到孩子喜欢吃,你先吃,你先吃,久而久之,孩子会认为美味的食物是我的。
三、让孩子多交朋友,让孩子多出去走走
孩子也需要友情,需要朋友,但是现在很多孩子没有兄弟姐妹,孩子一个人缺少与人相处的机会,家长应该鼓励和支持孩子多出去出去交朋友,因为孩子会和朋友一起学习,分享合作,互帮互助等很多好习惯,孩子会逐渐被感染,孩子会乐于结交新朋友。
四,家庭氛围
家庭态度也很关键,这需要父母和其他家庭长辈的共同努力来创造。尤其是对下一代长辈的溺爱,容易溺爱孩子,养成自私的性格,不懂得感恩和回应下一代父母的爱。因此,家庭氛围不应过分溺爱和宠爱孩子。
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环境,教育孩子的方式不同。但教育的目的是一样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有分享的孩子长大后更乐观、更有责任感、更美丽。愿天下所有的孩子都能健康成长,幸福生活!做一个负责任的好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