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制力差怎么办?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逐步升高,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不仅对“教育”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孩子本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孩子自制力差怎么办
其实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上存在一个误区,既想顺应孩子的天性,又不想让孩子受一点委屈,又想让孩子乖乖、自觉地去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正是因为两者之间的“隔阂”,成为不少家长的烦恼之源。
因此,为了让孩子们自觉地乖乖地完成作业,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制定规则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上学是很正常的。从孩子上学的第一天开始,就要给孩子定几条规矩,内容不需要很多,但要简单有效,为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划一条红线。
不仅要让孩子记住这些红线,还反复强调,从一开始就要让几条红线成为孩子做事的方向,时间长了,很容易让孩子养成习惯,一旦孩子养成习惯,未来的事情对父母来说可能会容易得多。
2.保持督促
虽然有“规矩”,但孩子毕竟还是孩子,所以,不自觉的时间还是在所难免。这时,家长会“用心”督促,督促孩子做自己该做的事,必要时可以陪孩子一起写作业。
需要指出的是,家长可以监督,但最好不要“动手”和“辱骂”孩子,因为这样容易让孩子慢慢出现“叛逆”心理,长远来看,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不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3.更多鼓励
想要让孩子取得好成绩,就要鼓励孩子学习,当然,让孩子作业的质量和数量也是保证孩子取得好成绩的重要环节。
如果孩子的表现还可以,不妨给孩子戴顶礼帽,直接称孩子是“数学天才”“优等生”等等,越是这样,孩子的自律性就会越强。
4.奖惩有度
孩子之间应该有“规矩”和“奖惩”。如果孩子在一段时间内表现良好,家长可以主动寻找机会满足孩子的一个小愿望。这将进一步强化孩子的“好习惯”。
我们奖励孩子的时候,也要注意,最好不要直接奖励“现金”,而应该是满足孩子的愿望,或者一家人一起吃饭、旅游等,这样才能和谐相处与孩子一起,可以进一步开阔孩子的眼界,促进孩子的学习。
总之,让孩子听话,主动完成作业,虽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也需要家长尽早规划,从头抓起,家长的负担可能会更轻松一些未来,否则“先松后紧”,最后头疼的可能是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