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不像大人那样容易控制自己的情绪,在生活中遇到一些小的挫折和不顺利的时候,很容易表现出失望、愤怒,消极的情绪和态度。那么对孩子的挫折教育有哪些呢?
对孩子的挫折教育
1、父母要树立“挫折教育”的意识。
很多父母认为年纪小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也是弱的,所以对孩子的保护就显得有些过了。父母认为不应该让孩子遭受过多的挫折,父母的这种观念直接影响到了孩子对挫折的认识和理解。
2、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独立生存的能力,能面对挫折较好的解决问题,这就是进行挫折教育的目的。父母应该从小就锻炼孩子。只有让小孩学会独立生活,他才能在生活中成熟起来,提高抗挫折能力。
3、给孩子设定一些挫折障碍。
挫折会光临每个人,不管是成人还是孩子,对于孩子来说,在他成长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苦难阻碍。所以父母可以有意识地在孩子生活或是学习中安排一些困难,让孩子习惯了面对挫折,让他们一次次的经历挫折之后,他们就会从中找到解决挫折的方法。
教孩子正确面对挫折
4、鼓励孩子克服挫折
有的孩子一旦遇到挫折就容易产生一些消极的反应,他们往往会用逃避的方式来避开那些挫折。搬运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孩子遇到挫折时,父母要教育孩子勇敢面对挫折,向挫折发起挑战。
当孩子一次次面对困难并且一次次战胜困难的时候,他们就会增加勇气,激起战胜困难的愿望,这样。他们就会认为自己已经有能力去克服困难了,抗挫折的能力也就慢慢培养起来了。
帮助孩子学会面对挫折
作为父母,要懂得尊重。当孩子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时,父母要认真倾听并多鼓励孩子思考和发言,从小与父母有良好沟通的孩子,通常认知面较其他同龄人更广,对待逆境时的掌控感更强。
生活中,要有意识的夸奖和赞美孩子,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可度,在遇到困难时孩子也会更加冷静和自信。
作为父母,要学会放手。心理学家西尔维亚曾说过这么一段话:“世上所有的爱都是以聚合为目的,只有一种爱指向分离,那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父母终究无法陪子女一生,与其半生牵挂放心不下,不如在适当的时机体面退出。没有上过战场的兵不是好兵,不经实践的理论都是空谈,直面逆境练就的生活本领能让孩子受益一生。“独立”将使孩子们焕发出更绚烂的人生光彩。
作为父母,要给予后盾。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当孩子犯错时,父母不要急于批评,注意顾及孩子的感受,优先了解事情经过并和孩子进行原因分析。
一味的指责会让孩子增加心里负担,降低对于父母的安全,遇到困境反而会更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反之,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支持和拥护时,克服困难的决心会更加坚定,思考问题时也会更加冷静、周全。
总之,在孩子遇到挫折后,父母要鼓励和安慰孩子,帮助孩子树立战胜挫折的信心,学会正确地自我评价和客观分析,不推诿责任,敢于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