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对待挫折都有着不同的态度,有的孩子会知难而进,有的孩子就会知难而退。有一部分孩子遇到挫折时,就会有一种消极的态度,用逃避的方式对待挫折。这就要求我们做家长的要正确引导,从而帮助孩子找到应对挫折的方法。那么家长如何引导孩子面对挫折呢?
家长如何引导孩子面对挫折
1、树立挫折教育意识
有些妈妈会认为孩子还小,心里承受挫折能力很弱,有些妈妈认为不应该让孩子受挫折,其实,这样想的妈妈是不对的,这样做的妈妈会直接影响孩子对挫折的认识和理解。妈妈要对孩子进行挫折的教育,这样是有利于发展孩子的能力的。
2、提高孩子的应变能力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应变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应该提高孩子的应变能力,通过锻炼,孩子在各方面的生理、心理、自身等都有一定的提高。让孩子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能力,比如,知道早晚气温不同,要注意保暖,突然停电,要知道去寻找照明的东西,家人生病了,孩子会知道给家人拿来水杯喝水等。只有孩子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遇到困难时才能更好更快地解决。
3、正确示范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应该正确地示范解决问题的方法,最重要的是让孩子知道,面对挫折要保持一个什么样的态度,用什么方法来解决。所以,妈妈们不妨先正确地示范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再帮助孩子去解决问题。
如何教会孩子面对挫折
培养孩子生存能力
从孩子懂事开始,家长就应该帮助和教育孩子,学会一些基本技能,学会如何生存,学会独立做一些事情,比如自己吃饭、穿衣,自己刷牙、洗脸,自己整理书包、文具,而且要学会如何保护自己不受侵害,遇到伤害和困难如何避免。
保护孩子的求知欲
小孩子的好奇心非常强,因此,家长一定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当孩子试图去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家长要积极鼓励,不要认为孩子无法驾驭这件事,就果断阻止孩子,让孩子畏手畏脚,扼杀了孩子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也堵塞了孩子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要学会延时满足孩子的需求
家长要注重培养提高孩子的忍耐力和控制力。对孩子的一些要求,家长不要急于去满足,可以通过刻意延时的方式,锻炼孩子的耐力和意志力。比如,孩子遇到了某些困难,家长要鼓励他坚持一下,而不是马上给予帮助,培养孩子忍受挫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