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粗心大意这个事情,并不是孩子能够控制住的,这只是一种行为习惯,是孩子下意识的选择,所以要想改掉孩子粗心大意的毛病,应该从孩子的行为习惯入手。那么怎样才能改掉孩子的粗心大意呢?
怎样才能改掉孩子的粗心大意
1、从小事抓起
从小事抓起,由小到大,循序渐进,是养成孩子细心、认真的重要途经。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通过小事不断的积累,大脑皮层会不断积累信号,从而形成为思维定势,这种方法也叫习惯成自然。
2、帮孩子排除干扰
在孩子专心致志做事的时候,一旦受到外界干扰,就会心烦意乱,很难做到全神贯注,或是被外界的某种现象吸引,从而放下手头的事情,过后再做时,就会出现粗心而导致的过错。比如孩子在写作业时,父母不要在一边大声打电话、玩游戏、看电视、吵架等。
3、让孩子认识到后果
有的孩子认为粗心不是一件大不了的事情,不会影响到学习、生活,因此凡事大大咧咧,父母发现孩子有这个毛病时,要注意纠正,用生活中的实例向孩子证明,小粗心或带来大恶果,要让孩子意识到粗心可能带来的恶果,这样孩子才会去改正。
孩子粗心大意怎么办
1、从专注力下手
孩子们小的时候,专注力都不太好,有些父母又喜欢打断孩子的专注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专注力不够的惯性作用,会直接导致孩子做事不专心,而不专心的副产品之一就是粗心。这样,我们就需要从培养专注力入手,解决粗心的问题,做事专心,思考会更加全面,也就会越来越细致。
2、帮助孩子完善思维过程
孩子们在小的时候,思考问题,做事并不会考虑太过周全,即使我们成年人,也有时候也同样如此。那么,我们在解决专注力的同时,就需要从思维过程,思维方式去帮助孩子。当孩子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事先询问一下他们想怎么做,中间会出现什么问题,有哪些困难,做事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事情做完帮助做一下回顾,这有点像管理当中的PDCA。从小事入手,逐步扩大,就能慢慢改善。
3、给孩子树立榜样
当然有些情况难免被急事打的手忙脚乱,粗心大意就在所难免了,有些时候,我们家长自己做事就比较着急,遇到有压力的事情,更容易慌张,这就很容易影响到孩子。这时候,我们面对孩子时,调慢节奏就显得异常重要。
4、行为性格塑造
行为好改变,性格却比较难,除非遇到重大事件或者变故。这就需要我们从行为上面多去下功夫,逐步让行为塑造性格。让孩子多做一些需要耐心、精细化的事情,敢于让孩子们实践。
家长要想改掉孩子的粗心大意,首先要做好长期的准备,因为这并不是一个短期的过程,孩子并不会因为你说了他两句,就马上改正过来,所以要有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