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进入叛逆期之后,其情绪变得暴躁,不喜欢上学,处处和父母对着干等等,这些都是正常的表现,在孩子叛逆期时一定不要斥责孩子,可以多和孩子进行沟通交流,能够有效的防止孩子在叛逆期做出错误的事情。
孩子多大是叛逆期对他该怎么办
第一次叛逆期:2-3岁。一般孩子在自己两岁的时候会迎来第1个叛逆期,这个时候,很多家长会发现,自己的天使宝宝突然变成“恶魔”了。“不可以”“不愿意”等等表示反抗的语言,成了他们的口头禅。
其实,这是因为这个年纪的孩子,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他们认识到自我与他人的不同,也意识到自己和妈妈不是一体的。因此用各种发脾气、大哭大闹反抗的行为,来展示自我的想法,体会独立人格的存在。
如何应对:不对孩子的无理取闹予以积极回应。很多时候,家庭里制定的规则非常完美,但只要孩子哭闹,这些规则立马失去约束力。不因孩子的哭闹而缴械投降,温柔而坚定的坚持原则,才是教育孩子的关键所在。
因为一旦让孩子认为只要哭闹要求就会被满足,他们便会把哭闹变成一种手段。
第二次叛逆期:6-8岁。6-8岁的孩子刚刚进入小学阶段,这时的他们,心智比幼儿时期更成熟,已经是个小大人了。将家长和老师的话语当做圣旨的他们,开始渴望自己独立,因此某些拖拉、赖床、玩游戏、对着干等让人生气的行为也出现了。
如何应对:不要限制孩子的自由。6-8岁正是孩子爱玩的阶段,家长如果过分地限制,当孩子感觉不自由时,第一反应就是和父母反抗,要么顶嘴,大吵大闹,你不让我做我偏要做,要么是沉默,用冷暴力来对抗父母的权威。这样一来,只会对亲子关系雪上加霜,让亲子沟通更加困难。
第三次叛逆期:12岁左右。在孩子12岁时,他已经产生了成人的一种独立性思维,但是他们还是孩子,因此就是独立和依赖并存,他们也更希望家长能够以大人的眼光看待自己,于是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
如何应对:要和孩子进行平等的沟通。在这个时候,家长需要和孩子进行平等的沟通,语气,地位,态度都应该事平等的,若太过于强势,孩子一定会无法接受,进而产生强烈的逆反行为。
想要教育好进入叛逆期的孩子家长要谨记以下几点
1、学会向孩子“示弱”,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在乎和尊重。
2、给孩子留有一定的空间,不要干涉、侵入太多。
3、为他好的话,认真说一两次就够了,少唠叨。
4、多肯定孩子的优点,少拿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
5、在跟孩子谈论异性朋友时,可以适当表达自己的喜好和价值观。
6、努力和孩子站在同一阵营,保持亲子沟通的顺畅。
7、学会跟孩子道歉,放下家长的面子,赢回的是孩子的心。
8、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先顾好自己,给孩子树立积极向上的榜样。
身为父母应该怎样帮助孩子顺利的度过叛逆期呢
方法一、顺其自然。孩子哭闹,开始抗拒家长的某些行为,是正常的成长过程。这个过程中不要很强硬的阻止,顺其自然一些,不要大声呵斥责骂孩子。如果孩子闹的凶的话,家长可以做一些简单的疏导,孩子已经萌生了一些意识,虽然这些意识不成熟也不够强烈。
方法二、不要动不动发脾气。让自己冷静一些,真的忍不住的时候,可以把孩子先交给爸爸,或者老人,自己找个地方发泄完再过来。想一想,这毕竟是自己的亲生骨肉,哪些言语过激的话,对孩子未来成长也是不好的。